老師不要走:那一年,我在陝南山區支教的點點滴滴

老師不要走:那一年,我在陝南山區支教的點點滴滴秒殺搶購

老師不要走:那一年,我在陝南山區支教的點點滴滴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親子教養-教育現場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老師不要走:那一年,我在陝南山區支教的點點滴滴

    想了解更多老師不要走:那一年,我在陝南山區支教的點點滴滴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喜歡旅行的劉湘吟,在2009年那一年賣掉台灣的房子,帶著所有的家當前往大陸山區當志工老師,將公益與旅行結合,展開的一段長達三年的、無酬的支教助學之旅。本書是作者到大陸支教的第一年,在陝南山居生活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內容詳載了這一年當中,因不便利的環境所品嘗到真正的生活滋味,有與老師們、孩子們上學及生活的小故事、山居歲月的特殊記事…,以及相處一年來孩子們在課業上的進步及心靈的成長等。讀來除了生動、趣味,以及絲絲揪心的感動,還有還有……你一定也會想要為這些孩子們做點甚麼。

    作者簡介

    劉湘吟

      1970年生,政大廣電系畢業,文字工作者,曾任《新觀念》雜誌採訪編輯多年。2009年4月~2012年7月,隻身赴大陸山區小學擔任志願老師,實踐「公益旅行」結合「深度旅行」的夢想。前後於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及甘肅南部三處偏遠山區小學支教。

     

    目錄

    ◆推薦序:
    改變孩子一生的人    洪蘭
    為什麼不可以是我    褚士瑩
    ◆作者序:啟程  

    第一篇 山居生活的滋味
    驚鴻一瞥第一站
    老庄小學初邂逅
    這裡的交通
    水的聯想
    山區三溫暖
    是「無禮」?還是「剽悍」?
    野花野果 . 童心盛情

    第二篇 學校裡
    這裡的孩子們
    這裡的老師們
    小貝的故事
    山區老師的苦與樂
    孩子們的率真
    珍珠鳥
    網絡傳愛(上)
    網路傳愛(下)
    冬日喜雪
    鄉愁
    賭博催債事件
    甚可怖畏-吃狗肉
    歡樂又憂傷的同樂會
    孩子的惡,也是純真
    學期末的作文課
    北京、濟南度寒假
    回到山上
    支教老師群相
    不告而別的言老師
    發彩老師
    孩子們的日記
    所謂危險,許多鬧劇
    說謊的老師
    被禁止的溪邊野炊
    茅坑裡的小狗
    那一夜我們看江湖賣藝
    春天的喪禮

    第三篇 揮別
    畢業季
    告別的憂傷
    一年後的再見

    【後記】孩子們需要更多關愛

    附錄一 叔叔阿姨,我們不希望你來支教
    附錄二 大陸民間組織及相關資訊

     

    推薦序一

    改變孩子一生的人

      看完《老師您不要走》的文稿後,非常感動,竟不知現在還有這種充滿愛心、安貧樂道的老師,真是太難得了。

      在看書稿時,腦中不由自主浮現我的指導教授,他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句話,他說:「一百年以後,你住什麼樣的房子、開什麼樣的汽車、穿什麼樣的衣服、銀行裡有多少錢,已經沒有人在乎了,但是你只要是個好老師,盡了你的本份,你就開啟了一個孩子的心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孩子會發明癌症或阿茲海默症的新藥,這個世界會因為這孩子而不一樣,而這孩子會因為你而不一樣,這時,你就沒有白走這一生了」。我們幾個當時拿到教書工作,要離校的同學聽了都非常感動,暗暗立誓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個改變孩子一生的人。

      現在這位劉湘吟老師就是我們指導教授眼中學生的貴人,所有老師都應該像她一樣。她現在播下的種,一時還看不見成果,但是時間過去,成效會出來。她的學生不一定是國家的領導人,也不見得是大銀行家或企業家,但是他們會是個好的孩子、好的父母、好的公民。她在人生的路上已經留下痕跡,世界已經因為有她而不一樣了。

      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勵志好書,但願每一個老師都能像劉老師一樣!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二

    為什麼不可以是我?

      試著問任何一個有經驗的旅行者,「為什麼要去那裡?」「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通常都不會有讓人滿意的答案。並不是因為旅行者不負責任、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而是問題本身不夠好。

      旅行者真正在想的問題永遠是「為什麼不去?」跟「為什麼不做?」

      世界各地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學童,不旅行的人會這麼想:「如果有能力幫人,為什麼不先幫助自己人?」旅行者想知道的卻是:「既然有人需要幫助,為什麼不可以是我來做?」

      這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旅行者清楚知道如果不是因為許多陌生人的善意,旅行者無法在世界穿梭,因此行有餘力,也想當別人生命中那個的善意陌生人,作為證明自己、回報世界的一種方式。

      劉湘吟到陝南當支教,並不是因為雲南、北京、天津,或是台灣,沒有需要幫助的孩子。從頭到尾,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十餘年前我到緬甸山區,跟當地少數民族的小農一起開始嘗試用樸門農法改變慣行農法、停止種植罌粟花,並不代表台灣農業不值得努力。2009年選擇前往北韓幾個瘋狂的瑞典人,決定在平壤製作一千件NorkoJeans,提供當地工人工作機會跟技術學習製作可以外銷歐洲的牛仔褲,不也同樣理直氣壯。

      就像劉湘吟曾經在她的部落格裡寫過的:「我旅行,所以我存在。」將人生一段美好的歲月浪費在陝南山區當支教老師,只是貫徹著旅行者的生命價值。

      理直氣壯地活著,是旅行者的態度。如果有時還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那個善意的陌生人,在有人需要我們的時候,問自己「為什麼不可以是我?」而不是只有在樂透開獎時感嘆地問「為什麼不是我?」

      充滿存在感的人生,雖不見得就萬事如意,但無論再怎麼錯、也錯不到哪裡去。

    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作者序

      那一年,當一些朋友聽說我賣了小房子、收拾了行囊,準備到大陸偏遠山區小學支教、當志工老師時,除了感到些許不可思議,好幾個朋友說︰「妳真有勇氣!」

      但這個決定,並不是靠著勇氣得出的。在那時,一切似乎都是那麼自然而然,這個決定讓我興奮、無悔,甚至我感到老天也在幫助我實踐這個決定。

      用張愛玲的形容詞來說,我是一個「活得很不興頭」的人。對於許多人生命中的主題,如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經營事業、投資理財、美容養生……等興趣缺缺。我覺得這些事並不能真的使我滿足、快樂,不但不好玩,還會把自己綑綁、束縛住——即使是金子打造的枷鎖,也還是枷鎖。

      我最喜歡的事,就是旅行。從二十歲到三十五歲,還非常熱衷於戀愛,後來發現,戀愛不是你想玩就可以去玩的,時機、因緣很重要,否則也就是被一種想像、激情推著走,不久就像浪花被推到了沙灘上,悄悄褪去,水過無痕。

      從一開始的跟團旅行到後來的自由行;從四、五天到一個月、兩個月的旅行……漸漸地,「一年出去旅行兩三次」這樣的模式已不能滿足我。我認識的一些戶外活動界的朋友,有的人把旅行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也在想,怎麼把旅行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不想一年裡只有一兩個月在旅行,我希望天天都在旅行的狀態中。

      除了時間的延展,純粹為滿足吃喝玩樂、感受新奇的旅行內涵也不再能滿足我。旅行既然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那也必然能夠具有更多一點意義。近年來「公益旅行」、「志工旅行」的概念和模式在台灣也逐漸成形,我非常認同這樣的理念。

      為什麼想去大陸偏遠山區支教?因為這是一種結合志工服務與深度旅行的生活方式。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下,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愈來愈大,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營養不良、沒有基本的教育資源甚至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些都是真實的情況。

      像我這樣一個人,在台灣或台北生活著,多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可是對山區缺乏老師的孩子們而言,意義就不同了。

      旅行要花錢,做志工是沒有報酬的,我必須有一點錢,才能過幾年這樣的生活,所以我把還沒繳完房貸的小房子賣了,這樣就有了一筆錢,可以去過我想過的生活。

      也許你會問︰就這麼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和環境,到人生地不熟的山區去生活,你就沒有一點不捨?

      讓我告訴你︰只有離開了家,才能真正知道家的好;只有離開家,才會想家、愛家。

      那時,我覺得台灣社會讓我感覺到很煩悶,明明大家衣食不缺,但都覺得自己很窮,錢永遠都不夠;明明大家都很注意身形、打扮了,但都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瘦不夠年輕不夠有吸引力;明明大家的學歷都不低,但網路電視報紙雜誌所討論的熱點話題永遠不是消費就是娛樂,不是吃喝玩樂就是美容養生各種八卦。

      那時我待得很悶。整個台灣社會像一個溫水瓶,一切都泡在溫水瓶裡,貌似舒適、安全,但其實人被困在裡面。溫水瓶裡無法了解沸點的滾燙,也無法體驗冰雪的刺骨。

      我不想再這麼悶在裡面。我想去旅行,去流浪,去經歷我所陌生的生活;我想給山區的小孩當老師,教他們最基本的知識和道理;我想去過一種陌生的、有點意義的生活。我想去體驗未知。我想在夜裡躺在山坡上看星星……

      從我有這個想法到實際採取行動,中間也隔了幾年。因為我想,如果能找到某個機構或組織派我去,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各方面多少有點保障!可等了幾年,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後來在網上認識了老丘,老丘是江西人,年少時他在老家當過兩年小學老師,我和他提起這個夢想,他很爽快地說︰這有啥難的?我幫妳安排。我們老家的小學就需要像妳這樣的老師。
    因為老丘的出現和答應安排,我於是決定︰實踐夢想,行動吧!

      很順利地,我把小房子賣了。

      在離開台灣之前,還去花東、屏東走了一趟,算是告別前對家鄉寶島的巡禮。

      2009年4月16日,我背著一個登山包,拉著一個行李箱,帶著一個人在外生活的行當,告別台灣,展開當時尚不知為期多久的支教旅行生活(2012年7月底,我結束了三年多的支教生活,回到台灣)。

      這本書記錄的,是我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的支教生活。

      這是我一生中非常寶貴的經歷與記憶。

     

    詳細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xbim34476 的頭像
      exbim34476

      博客來網路書店

      exbim344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