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親子教養-教育現場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高度推薦的一本書!Ann Clare挑戰了一些廣被提及的理論學家,並成功地論證成人照顧者與嬰兒在合宜幼教環境中互動的重要性。這本書絕對合乎現今趨勢,且與當今的幼年法案有 關,可說是新進研究者暨作者的極佳貢獻。」-Leeds Metropolitan大學幼兒專業實務資深講師Chelle Davison
對於從事零至三歲教保實務的人員而言,了解提供正向學習環境的要素是很重要的。運用周延的個案研究資料,本書作者Ann Clare將焦點放在許多不同的嬰幼兒照顧情境經驗,以及成人在發展創意與支持性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參酌當代的研究與法案,探究了說話能力及語言發 展方面的效果。本書也蒐集從父母與托兒所人員獲致而來的資訊,更有助於父母選擇托兒所時能深度的考量。
本書探討的議題包括:
★ 情緒的環境
★ 環境中成人之角色
★ 實體的環境
★ 創意的環境
★ 父母與環境
★ 觀察與提問
本書為有志於從事嬰幼兒照顧者,以及那些欲省思為其孩童及家庭提供照顧與學習的有經驗居家保母,提供了珍貴的訊息資料。
對於從事零至三歲教保實務的人員而言,了解提供正向學習環境的要素是很重要的。運用周延的個案研究資料,本書作者Ann Clare將焦點放在許多不同的嬰幼兒照顧情境經驗,以及成人在發展創意與支持性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參酌當代的研究與法案,探究了說話能力及語言發 展方面的效果。本書也蒐集從父母與托兒所人員獲致而來的資訊,更有助於父母選擇托兒所時能深度的考量。
本書探討的議題包括:
★ 情緒的環境
★ 環境中成人之角色
★ 實體的環境
★ 創意的環境
★ 父母與環境
★ 觀察與提問
本書為有志於從事嬰幼兒照顧者,以及那些欲省思為其孩童及家庭提供照顧與學習的有經驗居家保母,提供了珍貴的訊息資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Ann Clare博士
Ann Clare博士是「Trafford兒童與青年人服務」(Trafford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Service)的「幼年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顧問。她在研讀幼兒教育碩士學位及經營一所小型托兒所之前,是一位合格的中學英文老師。她同時也有私立連鎖托兒系統地區經理的工作經驗,並且 是英國幼兒專業人員資格(Early Years Professional Status)的評鑑者。在西北地區的地方政府工作幾年後,她決定進行三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外托育研究,做為獲取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學位的一部分,現在她在該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班任教。她的主要興趣領域是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對於這個主題她已經有兩篇文章刊登於幼 教期刊,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周淑惠博士
現任新竹教育 大學教授,美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教育碩士與博士,曾擔任該大學客座學者,此外還擔任University of Nebraska、University of Macau客座教授,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研究學者,並曾受邀至各國演講,如大陸、新加坡等,亦曾擔任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所主任、幼教中心主任等職務。研究興趣為幼兒教育領 域,尤其是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發表多篇有關幼兒教育之期刊文章,以及著有多本著作,如《遊戲 VS.課程》、《創造力與教學》、《幼兒學習環境規劃》、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幼兒自然科學概念與思維》、《幼兒教材教法》、《幼兒自然科學經驗》、《幼兒數學新論》等。
Ann Clare博士
Ann Clare博士是「Trafford兒童與青年人服務」(Trafford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Service)的「幼年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顧問。她在研讀幼兒教育碩士學位及經營一所小型托兒所之前,是一位合格的中學英文老師。她同時也有私立連鎖托兒系統地區經理的工作經驗,並且 是英國幼兒專業人員資格(Early Years Professional Status)的評鑑者。在西北地區的地方政府工作幾年後,她決定進行三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外托育研究,做為獲取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學位的一部分,現在她在該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班任教。她的主要興趣領域是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對於這個主題她已經有兩篇文章刊登於幼 教期刊,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周淑惠博士
現任新竹教育 大學教授,美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教育碩士與博士,曾擔任該大學客座學者,此外還擔任University of Nebraska、University of Macau客座教授,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研究學者,並曾受邀至各國演講,如大陸、新加坡等,亦曾擔任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所主任、幼教中心主任等職務。研究興趣為幼兒教育領 域,尤其是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發表多篇有關幼兒教育之期刊文章,以及著有多本著作,如《遊戲 VS.課程》、《創造力與教學》、《幼兒學習環境規劃》、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幼兒自然科學概念與思維》、《幼兒教材教法》、《幼兒自然科學經驗》、《幼兒數學新論》等。
目錄
Chapter 1 何以嬰幼兒環境攸關緊要
一、環境的重要性
二、理論學家
三、當今世代
四、育嬰假與父母的抉擇
五、案例的情境與孩童
Chapter 2 情緒上的環境
一、依附關係
二、分享訊息
三、幸福安和
四、互動關係
Chapter 3 成人在嬰幼兒環境中的角色
一、依附與分離
二、主要照顧者
三、領導、管理與主要照顧者系統
四、訓練與資格
五、職業還是工作?
六、男性在幼兒工作職場
七、持續專業發展
Chapter 4 實體環境
一、實體環境的組織安排
二、混齡分組
三、挑戰性資源的接觸
四、像家的環境
五、戶外空間與接觸使用
六、照明
七、顏色
Chapter 5 創意的環境
一、成人主導的活動
二、寶藏籃與啟發性遊戲
三、體驗創造力
四、認知基模或概念基模
五、透過音樂玩創意
六、表徵性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七、透過科技玩創意
Chapter 6 家長與環境
一、托育選擇
二、選擇一特定托兒所的理由
三、選擇托兒所勝於居家保母
四、一個接觸許多托育經驗的母親
五、父母的情緒
六、父母的省思
Chapter 7 觀察與提問
一、架構
二、省思
表次
表1.1 案例研究參與孩童
表2.1 蒐集幼兒基本資料範例
表2.2 Sam投入寶藏籃遊戲時刻表
表5.1 超市寶藏籃物品
表6.1 離去問卷
表7.1 觀察與實務的分析架構
表7.2 學習故事的個案研究1:Lynda
表7.3 學習故事的個案研究2:Sam
一、環境的重要性
二、理論學家
三、當今世代
四、育嬰假與父母的抉擇
五、案例的情境與孩童
Chapter 2 情緒上的環境
一、依附關係
二、分享訊息
三、幸福安和
四、互動關係
Chapter 3 成人在嬰幼兒環境中的角色
一、依附與分離
二、主要照顧者
三、領導、管理與主要照顧者系統
四、訓練與資格
五、職業還是工作?
六、男性在幼兒工作職場
七、持續專業發展
Chapter 4 實體環境
一、實體環境的組織安排
二、混齡分組
三、挑戰性資源的接觸
四、像家的環境
五、戶外空間與接觸使用
六、照明
七、顏色
Chapter 5 創意的環境
一、成人主導的活動
二、寶藏籃與啟發性遊戲
三、體驗創造力
四、認知基模或概念基模
五、透過音樂玩創意
六、表徵性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七、透過科技玩創意
Chapter 6 家長與環境
一、托育選擇
二、選擇一特定托兒所的理由
三、選擇托兒所勝於居家保母
四、一個接觸許多托育經驗的母親
五、父母的情緒
六、父母的省思
Chapter 7 觀察與提問
一、架構
二、省思
表次
表1.1 案例研究參與孩童
表2.1 蒐集幼兒基本資料範例
表2.2 Sam投入寶藏籃遊戲時刻表
表5.1 超市寶藏籃物品
表6.1 離去問卷
表7.1 觀察與實務的分析架構
表7.2 學習故事的個案研究1:Lynda
表7.3 學習故事的個案研究2:Sam
序
譯者序
我一向對嬰幼兒的保育與教育有濃厚的興趣,在美國研讀博士學位時曾獲得居家保母證照,也在 幼兒園工作過,回國至今二十多年雖一直在幼兒教育領域耕耘,但仍不減對嬰幼兒保育的關注興趣。這兩三年參與托嬰中心的訪視,發現托嬰職場與實務仍有一些努 力的空間,在對托嬰依賴日重的小家庭為主的當代社會裡,無論是家長、實務界、學界或政府單位,均應關注嬰幼兒的托育實務,因為兒童發展是持續性的,嬰兒階 段的發展是其後幼年發展甚至是人生各階段發展的基礎。
此書《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Creating a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Babies & Toddlers)原文出版於2012年,作者Clare是英國博士。很特別的是,作者所指的環境不僅包含「實體的環境」規劃,如保育房的安排(混齡或單 齡)、挑戰性的資源、像家一樣的環境、戶外遊戲區等,而且也包括「情緒的環境」、「創意的環境」等。創意的環境其實是指保母人員與嬰幼兒遊戲互動的實務, 強調順著孩子興趣延伸使其自主探索以發揮創意;而情緒的環境即情緒、心理上的安和幸福狀態,是任何保育活動與互動的基礎,即沒有情緒上的安全安心,無法產 生任何學習作用。可以說這本書的學習環境(learning environment)已經超乎一般人所認知的實體環境規劃安排,職是之故,在中譯本上將其譯為《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以更加反映作者之實質內 涵。
本書基本上是針對三歲以下的家外托育環境與互動實務,它的特色是運用兩個托嬰中心的數個嬰兒個案(亦含其家長訪談與簡單問卷), 以及一個在家照顧的新生兒個案為佐證,來論述與傳達與嬰幼兒密切互動的重要性及環境規劃設計的重點。這兩個托嬰中心都是獲得英國教育標準局評鑑為佳的中 心,然而在實體空間與托育安排上卻非常不同,一個是位於郊外,具戶外遊戲區而且空間劃分為五個托育房間,嬰幼兒則按年齡依序轉換房間;另一個是位於城裡無 戶外區域,整棟建築是一大空間採混齡照護,其中有一個兩歲以下的嬰兒區。有趣的是在家長的離去問卷中,對大房間的托育方式(即較為家庭式氛圍)反應較為正 向。本書另一個特色是它運用Vygotsky理論來詮釋嬰幼兒自出生開始就能與成人互動,藉以勾勒成人支持嬰幼兒與其互動的重要元素。
在簡介環境何以攸關緊要後,作者於第二章緊接探討情緒環境,顯示作者是多麼地重視情緒環境。在嬰幼兒尚未準備好前就被迫具有情緒上的經驗下,保母人員的 支持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她建議托嬰中心必須從嬰幼兒家庭中獲取有關孩子的多元資訊以利理解孩子,如孩子的喜好、手足、親屬等;最重要的是,保母人員要與 孩子在肢體語言上親切地互動,多加關注、回應與對話,即使孩子不會說話。在嬰幼兒時期應先建立情緒上的安和快樂,使嬰幼兒具備情緒社會能力,而且也能快樂 的遊戲,不要太早著重於學業面向或教育成就。
在第三章作者討論保育環境中成人的角色,她認為嬰兒房是任何保育實務的基礎,應該是讓最 具有能力者加以照顧;她也推廣「主要照顧者」(key person)的概念,由專人照顧幾位小孩,而非分工成有人負責換尿布,有人負責遊戲互動,這樣保母才能更清楚了解其所照顧的特定孩子。另外作者認為男性 保母對於嬰幼兒發展與女性保母分別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她也鼓勵此行業多納入男性職工。很值得深思的是,作者特別提出保母的資格訓練一定要重視兒童發展的 專業知識,並不是只要喜歡孩子或年輕女孩在學業成就上表現不佳時就被鼓勵進入此一行業擔任保母,這一點譯者相當有同感,即嬰幼兒照顧是一份專業的工作!在 本章最後談到持續專業發展時,我非常贊賞英國政府願意花大錢去支持零到五歲幼兒專業人員的專業發展,進入此一專業發展訓練至少須具備大學學位,分為有經驗 現場工作者管道與有限或無經驗入門者管道,甚至有研究所無經驗入門者管道;它旨在讓這些人能在托兒情境傳遞「幼年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法,讓此法能真正落實。
在實體環境上,本書建議不要過份地設計空間,空間應能讓孩子有彈性地加以 改變;而且空間也要著眼於孩子的發展需要,強調硬體與資源上的挑戰、社會互動的促進以及能鼓勵語文的氛圍;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戶外遊戲權,每天都要有 接觸戶外場地與新鮮空氣的機會,不然就要有替代方案,如加蓋露臺、雨遮或帶幼兒外出等。簡言之,要盡量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環境;又對嬰兒言,要提供足夠的 「肚趴時間」(tummy time)進行互動,以利嬰兒發展。
在創意的環境及與嬰幼兒遊戲互動的實務上,強調讓嬰幼兒順其興趣自主 探索與發揮,這絕對不是向父母提供成人主導下的勞作工藝成品學習證據,如在老師按壓下蓋手印。作者強力推薦給還不會移動的嬰兒「寶藏籃」活動,這籃中物品 都是生活中日用品,嬰兒坐在寶藏籃周邊用各種感官探索籃中每一項物品,決定要用該物做什麼,成人盡量不干預僅在旁觀察。又孩子一兩歲就開始萌發表徵遊戲, 這是成人必須鼓勵的,而所提供的道具不要太複雜,要容易穿戴或使用且愈開放愈好,讓孩子自由創意使用以表達心中所思,如一塊布料、一個箱子。較大的孩子則 可支持其探索樂器,弄出聲音從中玩出創意;甚至也可合宜地讓嬰幼兒接觸科技產品,以做為發展其他能力的跳板。很重要的是與嬰幼兒互動時,成人要了解孩子的 認知基模,例如一兩歲孩子喜歡包覆封圍像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小紙箱中。
最後作者強調觀察所照顧嬰幼兒的重要性,因為嬰幼兒照顧工作一定 要與家長成為夥伴關係對幼兒才是利多,運用觀察得以向父母分享孩子的發展與學習,因此作者特別推薦記錄學習故事(learning story)或旅程的觀察記錄形式,以省思與評估孩子在某一特定領域的發展概況與接下來所要鼓勵之事。譯者也非常同意作者所提出的結語—持續省思與挑戰實 務工作並進而據此調整環境以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必要性。
總之,本書視嬰幼兒環境為廣義的,含心理環境、實體環境與教保互動實務,對實 務工作者與畢業後欲擔任教保員、托嬰中心人員的幼保系、幼教系學生均有助益。實務工作者可分別就心理環境、實體環境與教保互動實務等檢視自己的保育實務, 希望能持續地專業成長。在此也衷心期望政府能更重視嬰幼兒保育與幼兒教育這一塊,不吝挹注大量經費,以提升環境與人員素質,造福日後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嬰 幼兒。
周淑惠
寫於2014夏初
我一向對嬰幼兒的保育與教育有濃厚的興趣,在美國研讀博士學位時曾獲得居家保母證照,也在 幼兒園工作過,回國至今二十多年雖一直在幼兒教育領域耕耘,但仍不減對嬰幼兒保育的關注興趣。這兩三年參與托嬰中心的訪視,發現托嬰職場與實務仍有一些努 力的空間,在對托嬰依賴日重的小家庭為主的當代社會裡,無論是家長、實務界、學界或政府單位,均應關注嬰幼兒的托育實務,因為兒童發展是持續性的,嬰兒階 段的發展是其後幼年發展甚至是人生各階段發展的基礎。
此書《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Creating a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Babies & Toddlers)原文出版於2012年,作者Clare是英國博士。很特別的是,作者所指的環境不僅包含「實體的環境」規劃,如保育房的安排(混齡或單 齡)、挑戰性的資源、像家一樣的環境、戶外遊戲區等,而且也包括「情緒的環境」、「創意的環境」等。創意的環境其實是指保母人員與嬰幼兒遊戲互動的實務, 強調順著孩子興趣延伸使其自主探索以發揮創意;而情緒的環境即情緒、心理上的安和幸福狀態,是任何保育活動與互動的基礎,即沒有情緒上的安全安心,無法產 生任何學習作用。可以說這本書的學習環境(learning environment)已經超乎一般人所認知的實體環境規劃安排,職是之故,在中譯本上將其譯為《嬰幼兒教保環境與互動實務》以更加反映作者之實質內 涵。
本書基本上是針對三歲以下的家外托育環境與互動實務,它的特色是運用兩個托嬰中心的數個嬰兒個案(亦含其家長訪談與簡單問卷), 以及一個在家照顧的新生兒個案為佐證,來論述與傳達與嬰幼兒密切互動的重要性及環境規劃設計的重點。這兩個托嬰中心都是獲得英國教育標準局評鑑為佳的中 心,然而在實體空間與托育安排上卻非常不同,一個是位於郊外,具戶外遊戲區而且空間劃分為五個托育房間,嬰幼兒則按年齡依序轉換房間;另一個是位於城裡無 戶外區域,整棟建築是一大空間採混齡照護,其中有一個兩歲以下的嬰兒區。有趣的是在家長的離去問卷中,對大房間的托育方式(即較為家庭式氛圍)反應較為正 向。本書另一個特色是它運用Vygotsky理論來詮釋嬰幼兒自出生開始就能與成人互動,藉以勾勒成人支持嬰幼兒與其互動的重要元素。
在簡介環境何以攸關緊要後,作者於第二章緊接探討情緒環境,顯示作者是多麼地重視情緒環境。在嬰幼兒尚未準備好前就被迫具有情緒上的經驗下,保母人員的 支持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她建議托嬰中心必須從嬰幼兒家庭中獲取有關孩子的多元資訊以利理解孩子,如孩子的喜好、手足、親屬等;最重要的是,保母人員要與 孩子在肢體語言上親切地互動,多加關注、回應與對話,即使孩子不會說話。在嬰幼兒時期應先建立情緒上的安和快樂,使嬰幼兒具備情緒社會能力,而且也能快樂 的遊戲,不要太早著重於學業面向或教育成就。
在第三章作者討論保育環境中成人的角色,她認為嬰兒房是任何保育實務的基礎,應該是讓最 具有能力者加以照顧;她也推廣「主要照顧者」(key person)的概念,由專人照顧幾位小孩,而非分工成有人負責換尿布,有人負責遊戲互動,這樣保母才能更清楚了解其所照顧的特定孩子。另外作者認為男性 保母對於嬰幼兒發展與女性保母分別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她也鼓勵此行業多納入男性職工。很值得深思的是,作者特別提出保母的資格訓練一定要重視兒童發展的 專業知識,並不是只要喜歡孩子或年輕女孩在學業成就上表現不佳時就被鼓勵進入此一行業擔任保母,這一點譯者相當有同感,即嬰幼兒照顧是一份專業的工作!在 本章最後談到持續專業發展時,我非常贊賞英國政府願意花大錢去支持零到五歲幼兒專業人員的專業發展,進入此一專業發展訓練至少須具備大學學位,分為有經驗 現場工作者管道與有限或無經驗入門者管道,甚至有研究所無經驗入門者管道;它旨在讓這些人能在托兒情境傳遞「幼年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法,讓此法能真正落實。
在實體環境上,本書建議不要過份地設計空間,空間應能讓孩子有彈性地加以 改變;而且空間也要著眼於孩子的發展需要,強調硬體與資源上的挑戰、社會互動的促進以及能鼓勵語文的氛圍;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戶外遊戲權,每天都要有 接觸戶外場地與新鮮空氣的機會,不然就要有替代方案,如加蓋露臺、雨遮或帶幼兒外出等。簡言之,要盡量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環境;又對嬰兒言,要提供足夠的 「肚趴時間」(tummy time)進行互動,以利嬰兒發展。
在創意的環境及與嬰幼兒遊戲互動的實務上,強調讓嬰幼兒順其興趣自主 探索與發揮,這絕對不是向父母提供成人主導下的勞作工藝成品學習證據,如在老師按壓下蓋手印。作者強力推薦給還不會移動的嬰兒「寶藏籃」活動,這籃中物品 都是生活中日用品,嬰兒坐在寶藏籃周邊用各種感官探索籃中每一項物品,決定要用該物做什麼,成人盡量不干預僅在旁觀察。又孩子一兩歲就開始萌發表徵遊戲, 這是成人必須鼓勵的,而所提供的道具不要太複雜,要容易穿戴或使用且愈開放愈好,讓孩子自由創意使用以表達心中所思,如一塊布料、一個箱子。較大的孩子則 可支持其探索樂器,弄出聲音從中玩出創意;甚至也可合宜地讓嬰幼兒接觸科技產品,以做為發展其他能力的跳板。很重要的是與嬰幼兒互動時,成人要了解孩子的 認知基模,例如一兩歲孩子喜歡包覆封圍像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小紙箱中。
最後作者強調觀察所照顧嬰幼兒的重要性,因為嬰幼兒照顧工作一定 要與家長成為夥伴關係對幼兒才是利多,運用觀察得以向父母分享孩子的發展與學習,因此作者特別推薦記錄學習故事(learning story)或旅程的觀察記錄形式,以省思與評估孩子在某一特定領域的發展概況與接下來所要鼓勵之事。譯者也非常同意作者所提出的結語—持續省思與挑戰實 務工作並進而據此調整環境以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必要性。
總之,本書視嬰幼兒環境為廣義的,含心理環境、實體環境與教保互動實務,對實 務工作者與畢業後欲擔任教保員、托嬰中心人員的幼保系、幼教系學生均有助益。實務工作者可分別就心理環境、實體環境與教保互動實務等檢視自己的保育實務, 希望能持續地專業成長。在此也衷心期望政府能更重視嬰幼兒保育與幼兒教育這一塊,不吝挹注大量經費,以提升環境與人員素質,造福日後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嬰 幼兒。
周淑惠
寫於2014夏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916170
- 叢書系列:幼兒課程與教學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博客來中文書館為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提供文學小說、商業理財、漫畫、心靈、醫療保健、藝術設計、童書、親子教養、考試書等中文書,並有豐富特價書。博客來,書籍,中文書,圖書,網路書店,特價書,買書,66折,六六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