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附音樂光碟)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音樂史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附音樂光碟)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臺灣首部有聲的音樂民族誌,期望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經驗上,提供讀者貼近他文化的多面視角。以音樂民族誌為書寫定調,內容深入作者十多年來與緬甸古典音樂家的習藝成果,透過每章開頭的軼事敘說,帶領讀者進入音樂個體的豐盈生命,並利用敘事、訪談、議題討論及區位分析等方式,撰述緬甸德欽基音樂的結構分析及其社會文化脈絡,以利讀者瞭解音樂家的流動生命脈動下,當代德欽基複雜的展演情狀。
其內容牽涉當代民族音樂學的反思:音樂的再現是一種傳統,是建構於特定的歷史社會脈絡、披覆著意識形態外衣所再現的樣貌。無論是唐代史官和詩人筆下的驃國樂舞、美國樂手Duke Ellington及Benny Goodman在緬甸的爵士外交,還是緬甸的國族音樂建構及亞太音樂融合,皆意味著——再現,才是流傳至今的傳統,而當代音樂的現代性之一,則點明了傳統涉入不同視角的可能。因此,音樂不再被視為一種本質,而是再現。
隨書附贈音樂光碟,內含12首緬甸古典音樂作品,藉由聽覺的直接感受,對照書中所言,引領讀者進入緬甸傳統音樂的繽紛世界。
作者簡介
呂心純
現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資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緬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專長和研究興趣:
民族音樂學
緬甸音樂
南亞音樂
離散研究
全球化
目錄
圖版 .iv
致謝 .xi
緬甸主要族群分布圖 .xvi
凡例 .xvii
德欽基音樂發展大事年表 .xix
第一章 音樂流動性的研究
底層與跨域研究 1
德欽基音樂傳統&現代性3
流動:區位分析與多點域研究 6
知識落置&作者置位 9
民族音樂學知識生產的實踐:從「文化轉譯」到「共感的建立」 11
書寫音樂個體生命 .13
章節鋪陳 15
第二章 德欽基音樂的歷史側影
瞰:班尼.古德曼遇上德欽基 19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一):唐人書寫下的南蠻驃國樂 .21
開啟緬甸封建帝國藝術史的一頁 29
安於梵儀禮樂的蒲甘王國 29
群雄割據(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帶來音樂混融的紛紜世象 31
貢榜王國藝師的階級體制 33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二):清代史官書寫下的異族想像 .37
清代史官書寫外裔樂舞的意識形態 .38
粗緬甸樂與細緬甸樂:編制、樂器與分類 38
殖民時期:落入民間的宮廷表演藝術 .43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三):後殖民主義的東方想像 49
音樂外交的歷史側影(四):爵士樂與德欽基的國族建構 .51
國族想像與東方主義思維 53
德欽基作為緬甸國家樂種 54
誰再現什麼? 59
第三章 音樂織體和聲響美學
織體及聲響、樂器及編制 .63
旋律組樂器:單聲部與雙聲部聲響所造成的參差錯落 .68
節奏組樂器:便於製造頓挫踉蹌的聲響效果 71
究竟是支聲複調、抑或複音音樂? .76
《大瑪哈》歌曲集:歌曲類型、音樂結構與調式結構 78
調式結構 81
器樂彈奏的學習:「口訣擬樂」 84
緬甸的基本口訣擬樂原則 87
炫技裡口訣擬樂的轉換應用 92
建立在緬甸音樂織體和聲響美學上的新創作.96
音樂交混的原則 103
第四章 霸權下的熾燄:音樂政治化與商業化
瞰:德欽基音樂的新紀元 .105
族裔、媒體與意識形態音景內的生存法則 .109
音樂學校建制化的背後:族裔音景秩序的操弄和錯雜 . 110
國家建制下的當代音樂大師 112
政治象徵符號的建構及流通 116
尋找可被政治允許的形式 .121
面對商業化掛帥的音樂工業 126
村落間的絢爛發光 .129
第五章 夾縫中的幽亮:日常政治下的詰抗藝術
瞰:初遇田野中的音樂大師 137
底層政治下的文本書寫 .139
孤立主義作為一種文化詰抗 142
音樂的簡樸作為一種文化詰抗 147
緬甸音樂學的知識建構:在地深耕、跨國游移 151
回歸教學的傳統:以歌樂為重 152
天災過後 154
非典型的隱藏文本 .157
第六章 跨國游移:出走與返陷
瞰:兩個場景 161
亞太的區位分析:區域主體性與其脈絡 .165
亞洲的概念166
亞太概念及其對於音樂的影響 .167
虎父無犬子:音樂慣習 .169
流亡 171
藝術協作(Arts Collaboration):以亞裔美國為主體來重塑亞洲現代性 .173
亞裔美國藝術家的定位 173
挑戰與轉變:學習當一個亞裔美國藝術家 177
「邊境思維」與「亞洲並非單一」 180
第七章 傳統的現代性
文化群組間的互動∕轉譯的多種可能 .183
騷動潛伏:玩音樂作為一種介中 184
未褪色的金碧輝煌:再現的傳統,傳統的再現 186
附錄一 .189
附錄二 .194
詞彙表 .203
引用書目.211
中文索引.223
英文索引.231
@CD曲目
1.Thi Pya Ni Pya(One Penny, Two Pennies)
2.Saddan Ai Thar(Enchanting Lake of the Elephant)
3.Myanmangiri(Glorious Myanmar)
4.Improvisation
5.Music of Donmin
6.Yodaya: Pan Hei Wun(Floral Forest)
7.Music for Ritual Dance
8.Song of The Rain
9.Ah Pay, Ah You (Give and Take)
10.The Girl from Dapan City
11.Yodaya: Pan Hei Wun(Floral Forest)
12.Byo Nyunt(Song of the Byo Drum)
序
清明過後,穀雨將至,1998年剛上研究所不久的我,為了第一學期修的「音樂社會史」報告,匆匆步行到離家約莫十分鐘的中和南勢角華新街,因為,第一屆的緬甸潑水節,即將開場。人還未到巷口,嘈雜人聲與充滿異趣的樂聲,已襲耳而來,劃破了這地方平時給人的音景意象。對這些從緬甸遷徙到臺灣的移民而言,這些緬甸當地的慶典音樂,再稀鬆平常不過;但這次可是頭一遭,他們自己粉墨登場,借鑑緬甸古典、民俗與現代等諸多樂舞表演形式,在異地的臺灣舞臺上,奮力表述一個標示其文化歸屬的樂舞文化。
寫這本書的初初緣起,始於這個境遇。爾後,那群帶著聲音游移的人,引我進入緬甸拜師學藝,開啟我感官與生命經驗的寬廣視窗,更讓我體認到自己的渺小、無知。同時,我的老師們從未固著原地,而是不斷隨著身體、知識、技藝以及時間的流動,吸納各種養分,增生音景中的林相,使之更為豐腴華美。
從當初完成的那份報告,到我的博士論文,再到今天無數的論文、演說及這本書,我企圖以「人」與「聲音」作為雙重根本,力求關照兩者的流動性。特別是這本書,寫的是關於老師們流動的音樂生命,希望能夠透過民族音樂學的視角,映照出他們在體制結構下所展現的生命脈動。
此書的前身是我在2007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名為:《緬甸本地與離散地的古典音樂家在音樂認同上的建構》(Constructing Musical Identity among Burmese Classical Musicians in Burma and Its Diasporas),更精確一點可以說,此書是奠基於博論之上,大量新增過去四年來所蒐羅的田野資料而完成的延伸研究。它不僅將研究視域擴展到城鄉流動與性別議題,另超脫過去切入的研究主軸,透過人類學、社會學與區域研究的對話激盪,試圖從理論架構、書寫風格及呈現方式三個面向開創新意。
理論架構上,異於博論以「音樂認同」作為核心來探索認同建構的原則,此書則是以「流動」的概念貫穿,試圖建構離散音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亦希冀彰顯音樂展演背後的日常與非日常、結構與非結構、國家機制與音樂工業等多元面向,藉以探索音樂家如何再現音樂、表述自我。
書寫風格上,這本以自身母語所撰寫的書,能將細膩深幽的情感與紛紜萬象的聲音,更為貼切地進行闡析、深描;其次,希望透過每章開頭的軼事敘說,帶領讀者進入音樂個體的豐盈生命,再依據個別音樂家的處境,梳理出適切的理論軸線與分析層次,以凸顯音樂展演背後所深陷的複雜結構困境與流動政治;再者,筆者也希望透過自身社會位置的「反身」思考,「返深」筆者民族誌田野與書寫實踐中,被研究者與研究者之間性別及書寫的權力框架;最終旨在從音樂家的主體性中,映照出其能動性所透出的閃熠光芒。
在呈現方式上,本書大量結合田野中採集的影像資料與有聲資料進行分析,並附隨一張CD同步出版,期望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經驗上,提供讀者貼近他文化的多面視角。這些均為博論未有的嘗試,它也同時成為臺灣首部有聲的音樂民族誌。
如今回顧,田野中流動的那些人、那些聲音,在我們生命無數的交會疊影中,教導了我如何在無數疾筆振書的孤寂夜裡,面對擔憂家中生計、學術壓力及工作挫折時,仍能用力呼吸,努力迸芽發枝。
對此,我首先要感謝亦父亦師的這些音樂家們,包括1998年第一次赴緬習藝,就有幸開始向他學習、但卻在這本書完成前數個月驟逝的緬甸嗩吶大師烏傌基(U Myat Gyi)。2005年辭世的國寶級緬甸彎琴家烏泯卯(U Myint Maung),還記得他不停反覆唸唱從我口中聽到的中國工尺譜,那樣充沛的求知精神,讓我銘記永生。緬甸曼陀鈴樂手、同樣是乾爹的緬甸華僑吳玖倫(U Kyaw Lwin),視我為己出,在我倆都在臺灣的將近共兩年半內(2001-2003),幾乎每天餵養我、無私教導我各種獨門的曼陀鈴炫技手法,並自製教材教授我緬語;也在我倆均居住仰光期間(2005-2006),當我奔波習藝時,讓我有個家可以落腳、休憩,也便於讓我向他學習琴藝。緬甸提琴家烏丁沂(U Tin Yi)、緬甸圍鼓家窖甚(Kyauk Sein),以及流亡美國紐約的緬甸圍鼓家赳赳迺(Kyaw Kyaw Naing),他們不但教導我音樂彈奏技巧,也讓我如影隨行,足跡踏遍仰光多個錄音室、拍攝廣告現場、舞臺表演、及走赴村寨中的多個緬甸傳統儀式,也包括在美國亞太交流巡迴時的各式排練與表演現場等。
特別要感謝的是知識淵博的緬甸音樂學家烏吞金(U Tun Khin),自1999年至今,他兼飾慈父與嚴師兩角,讓我盡情挖掘不僅在音樂理論、彈奏與美學上的知識,也為我解惑各式哲學、文學、日常政治等問題,全家包括太太Daw Win Gyi、兩位女兒Khin Khin Htway與Win Win Htway,及兒子San Tin,全視我為自家人,給予我莫大的精神慰藉。我在博論田野階段寄宿的Khin Aye Win 一家人及Ma Cho Pyong一家人,還有緬文老師丘薇、Yu Yu Khaing及Ko Kyin Aung等,均為我在緬甸實際生活時提供莫大的協助。因田野期間實在受惠太多,無法逐一列出,或不免有所疏漏,還請見諒。
這本書從無到有,有賴以下機構的獎助:UCLA研究生教育卓越獎(2004, 2005),美國加州大學的太平洋研究緣域研究獎(2005)、UCLA艾德娜與韓玉珊獎(2004-2007)及佛樂博物館的羅佛愛得曼紀念獎(2006)的田野獎助,以及蔣經國交流基金會博士論文獎、美國大學女人協會(AAUW)教育基金會的博士後研究獎助。回國後,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與國科會,也均提供豐沛的田野研究獎助,讓我無須為研究經費不足而苦惱。
本書稿的產出過程,我受惠於幾位得力助手:阮文淑與吉努艾是優秀的潤稿員,周炳言與黃佩玲協力將博論其中一章英翻中為初稿,梁君輔則為此書繪製樂器圖解,也感謝文思細膩的吉努艾,無私提供她得獎的詩作〈移動.福爾摩莎〉。在最後大約一年的階段,梁韶珊與高寬蓉成為最佳拍檔,寬蓉負責校訂,韶珊則身兼數職,編輯、排版、印製樣書等繁瑣工作外,還協助採譜、打譜及音樂剪接,力求完美,這本書的實體完成,承蒙她們兩位幕後推手。
本書得以擁有豐富的圖像和影音資料,特別感謝下述個人和單位的授權:Mimi Muray、Rick Heizman、George Eastman House和The York Public Library,另外為協助我獲取版權而大力奔走的緬甸作曲作詞家協會(Myanmar Composers and Lyricists Club)會長U Myint Moe Aung與在日本就業的Khin Khin Htway,以及提供商業錄音版權的美國Shanachie Entertainment唱片公司經理Randall Grass、日本King Records。在校對與排版上提供細心協助,並竭力配合的臺大出版中心編輯吳菡小姐,在此均一併感謝。
還要對於曾閱讀過博論版、並給予寶貴建議的UCLA教授們致謝,他們是Tara Browner、Judy Mitoma、Timothy Taylor及Anthony Seeger。此外,Tanya Merchant在我寫博論的階段,除了細膩閱讀我的博論並協助文字潤飾外,也常邀我在洛杉磯各茶館小憩;同窗好友的Wong Chuen-Fung及其夫人Tina Tsui,總是給我滿滿家人般的包容與關愛,讓我在求學過程從未感到孤寂。
屢次修改書稿的過程中,我十分感謝兩位匿名審查教授,以及張雯勤副研究員的寶貴意見,讓我得以在書寫上與理論上更為精進。藉此我也要向選修我於臺大音樂所開設的「音樂與流動性」一門課的學生致謝,賴彥甫、張佳欣、彭威皓、蔡和儒、楊廣澤、林加恩和何瑪丹,他們在課堂的熱烈討論與閱讀報告,帶給我不少啟發。
我在中研院民族所參與的「音聲發微」研究群同仁:劉斐玟、朱瑞玲、馮涵棣、司黛蕊(Teri Silvio)、郭佩宜及彭仁郁,提供我一個與其它學科對話的空間,讓我的聆聽之耳跨際;儷影姐妹會一月兩次的紀錄片分享與討論會,讓我的視域跨「忌」,對此,我感謝社長吉努艾、樂兒苞、沈寶莉、梁韶珊、高寬蓉、葉怡伶、黃嘉琳、楊惠婷等夥伴。同時萬分感謝教導我學術技藝的好同事黃宣衛與劉璧榛,無私地與我分享學術經驗,讓我在研究路上走得不致跌撞。
對於大力提攜我的兩位重要老師,我感到何其幸運:一是培養我對歷史切面帶有敏感度、並時時散發學術熱情的王櫻芬老師,當初她開設「音樂社會史」這門課,引我踏入這個近在咫尺、卻與我熟悉的音響世界有著遠在天涯的繽紛奇譎音樂,此外,這本書也是在她的大力鼓勵下而催生,藉此我同時感謝她給了我開授「音樂與流動性」課程的機會,讓我得以教學相長。另一是我在美國的指導教授Helen Rees,她待我如友,其恢宏的視野帶給我民族音樂學實踐的多元觀點,並遞我一副兼具批判和包容的視鏡,用來端視學術深妙的紋理層次;她對學生全心全力的付出,無人能及;她的英式幽默、對我的肯定話語,總是我撰寫博論期間的絕佳心靈良藥。
最要感謝我的父母,母親是澎湖竹篙灣漁村海女之子,父親是桃園八德務農子弟之後,兩人簡約樸實、誠以待人與認真度日的態度,成為我人格成長的最佳典範。從過去至今,我出國的每次啟程與回程都和父母疊影:他們堅持載著我往返機場,並不在意我是去田野、去開會、還是去旅行,而是在意,能夠透過一趟又一趟的三人移動,一次又一次的刻畫親情。也感謝我的另一半Abhiman Kaushal在網路線的那端,遙寄無盡的鼓勵與支持。
最終,我希望在福爾摩莎的國人和其他漢語文化圈的讀者,能夠透過本書對緬甸音樂的描寫和對音樂家生命紋理的刻畫,來瞭解這群人,感受這些聲音,讓這些生命故事與聲音能夠透過文字知識的流動、承載,扎根開花,處地花開。
呂心純 民國101年9月1日深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336993
- 叢書系列:亞太音樂叢書研究篇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8.2 x 25.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